月光曲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光曲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光曲说课稿1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7课。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月光曲》是本册第六单元第二篇阅读教学教材,是继第五单元安排的“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训练后,进行“用几个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的阅读训练。这也是本册教材阅练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的阅读训练就是将上一课《两块银元》中学到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运用,也为下一课《五月端阳》的教学——即“回答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第3次训练作了奠基。
3、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仅仅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分两部分加以叙述,其中分别叙述了贝多芬从了解到盲姑娘的家境及爱好从而走进茅屋为她亲自奏了两曲,从而产生激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月光曲》的情景。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若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更能让学生受到同情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回答课后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问题答案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券”,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运用“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5、课时安排:3教时
第一教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脉,并学习第一段。
第二教时:按课后练习1的问题细读课文的第二段,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教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总结课文,句段练习,进一步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
二、学法和教法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根据教材本身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法:
1、运用尝试、自学的方法,掌握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3、沟通“语言——情感——语言”的关系,文道得到结合。
教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运用音乐、投影、语言描绘、简笔画等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月光曲》的传说中,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优化全文的教学情境。
2、讲练巧配,引导知识的迁移。
学习目标的第一条落实,根据三个问题的功能和作用,有机地配合语言文字的讲解,设计层次训练步骤,让学生掌握学法,运用学法。
3、引入各种媒体,进行语感训练。
4、利用想象,进入角色,读写结合。
三、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教时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前,播放钢琴曲《月光曲》,让学生在听时感受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听后告诉学生这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世界名曲——《月光曲》,尔后,引学生带着问题:如“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曲子怎样谱成?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贝多芬什么思想感情?”等进入新课的学习(出示课题)。
(播放《月光曲》录音,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诱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听课文配乐朗读。
(课文录音的播放,把学生引入《月光曲》的意境中。)
听录音后,引导学生自学字词:抓字词的音、形、义几个方面加以检测,同时结合近义词辨析练习加以巩固。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常规训练,在课堂上安排部分的时间练读,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落实字词教学后,让学生讨论刚才的问题以了解大意,于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老师设计的由浅入深的提问。随后简介贝多芬。
(通过训练,懂得《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经老师对贝多芬的生平介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初步感受贝多芬对贫苦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三)抓住句眼,分清段落
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学习本节时,重点理解“谱写”一词,及本节的主要意思。
上一环问题的初步理解以帮助课文第一节的学习,而本节的学习为理清文脉作索引。
学习时,生练说,师引导,从“谱写”曲子,以至“谱写”壮丽的诗篇,再扩句,使知识得以延伸,从而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习课文第一节后,点出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以此理出本文以“总的介绍”、“关于《月光曲》的传说”两部分为篇章结构,从而分段也就不难解决了。
(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兼顾学生实际,设计教路,帮助学生顺利地理清了文章的脉胳。)
(四)根据目标,设计作业
1、语文作业本的第1、2题。
2、用“券、恬、音、键”等形近字组词。
第二教时
(一)研读课丈,入情悟境
课前,通过教师语言描述,让学生进入情境,于是设计了如下描述:“传说的开头就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在一个月色泻满莱茵河的秋夜,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山路上散步,路的尽头,有一间小茅屋的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偶尔还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不由得使贝多芬走近茅屋……
(这样,让师在描述的同时,学生潜意识进入情境。)
1、目标的提 ……此处隐藏34940个字……认真体会其作用。我引导学生观察:皮鞋匠的联想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吗?然后删掉联想的部分,让学生读并谈感受。体会在实在事物描写中加上恰当地联想,文章内容会更生动,表达感情会更深刻。这样的表达方法就叫做“虚实结合”,批注书上。
第六层: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学生熟读成诵后,语言积累水到渠成。
七、学习效果评价
1.朗读能力的评价:课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检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2.语言积累能力的评价:课上,背诵第九自然段;课下,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表达方法的评价:课下,边欣赏《月光曲》,边描写自己想象的画面。
八、本设计和以往的设计相比,有这样三点最突出的特色:
(一)主线清晰
以盲姑娘和贝多芬相互交织的情感变化作为教学主线贯穿全文。在回忆《月光曲》谱写经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创作原因”这一主要问题,抓住重点语段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习第九自然段,区分实在事物和联想内容,体会两者结合的表达效果。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始终紧扣行文线索。
(二)自主读悟
环节二“探究创作原因”及环节三“感受曲境,领悟写法”,均采用自主读悟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在作业纸上归纳创作原因并交流修正,从文中提炼词语概括三个画面等学习方法,都培养了学生提取概括信息能力。通过创设“此时,假如你就是贝多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的情境,使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真切体验到人物情感。自主读悟、汇报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授以学法
引导学生从人物言行中体会其丰富心理和情感,深入探究弹了一曲又创作一曲的原因;品读文中描绘《月光曲》的情景,除让学生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外,还通过删掉联想部分与原文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清哪是“实”,哪是“虚”,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获得人文滋养的同时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月光曲说课稿15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月光曲》。
我认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一些看法。
一、说教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位于本单元第二篇。这篇课文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由来的传说,本文让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对话描写等,使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于一身;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为大家提供的详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二、说学情
仅仅对于教材的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合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记叙性的文章,对此类文本的特征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这一课中,主要是结合阅读课的课型特点,让学生去读、去感悟,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体会人物的特点以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方法的指导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法、朗读体会法。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在ppt上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然后示范读,纠正字音。接着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明白文章所写的是什么内容,并概括《月光曲》谱成的过程。然后可以播放《月光曲》,让学生们感受音乐之美,并且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初步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三)深入研读
在深入研读这个部分,我会通过问题的引导、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地了解,体悟作者精心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去品析关键的句子和段落,然后深入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赏析的重点设置为能够表现人物情感的一些语言描写的句子,比如:“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和“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谈一首吧。’”这两句话,都是语言描写,这其中,表现了盲女的善解人意,表现了兄妹两人都能够为对方着想,也能够让我们从中看出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关怀,以及因为音乐而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是更加深入的文章主题的探讨,这一个部分,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贝多芬谱成《月光曲》时的心情,从而体会本文所想要表现得主题:关爱贫苦大众,热爱祖国和人民。
(四)延伸作业
延伸和作业的内容我都以灵活生动的形式进行安排。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带领学生总结文中所学,重申情感主旨,体会贝多芬的感情,然后训练学生表达,让学生以贝多芬的身份来写一段话,表达当时的感受,表达对兄妹二人的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检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我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在写作能力方面让学生得到训练、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对比式,旨在将本节课的关键点清晰有条理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路,因此对于本节课重点学习的“通过关键词语理解来体会文章思想情感”这一内容有更为深刻地理解。